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作者:发布时间:2019-12-02浏览次数:297

由于中国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迎头赶超的迫切需求与现实压力造就出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话题: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高校总期待西部高等教育能以特殊的跨越方式赶上甚至超过东部地区,引来对理念、政策及现实路径的纷纷议论和研讨。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却发现此种议论和研究充满了纠结与无奈,因此有必要对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做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话题的分析

跨越式发展理念来自于经济学与社会学。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它是指落后国家或落后地区,为了缩小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直接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主要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先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率先突破,并带动和促进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和其他地区快速跟进,最终实现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和国家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1)理论角度,有阶段跨越论、生产力跨越论、产业跨越论、整体水平跨越论;(2)技术角度,指通过现代科技创新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使得落后地区获得超常规的发展;(3)历史角度,西部地区有过生产关系的跨越式发展,例如,西藏、云南与四川等地在建国以后,有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也有从封建农奴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式发展”也成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高等教育改革的话题,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济在武汉召开的教育厅长(教委主任)座谈会上,着重就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发表讲话,“21世纪头10年是中国改革与发展极其重要的时期,高等教育将会出现跨越式发展。”教育部副部长周济率先提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从话题的本意来看,主要指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跨越,聚焦点是高等教育中的毛入学率等问题,指向高等教育发展的量的问题。

尔后,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一些西部省会教育领导和高校校长对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出要求,也出现了一些针对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研究。西部地区有“直过民族”生产关系直接跨越的先例,建国后,一些少数民族从原始社会世界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从农奴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西部少数民族生产关系的直接跨越,使得“整体跨越”的跨越式发展成为西部人的心理诉求和合理依据。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有了心理与事实的依据。

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话题有怎样的意义,我们应该怎样界定西部地区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概念呢?如果以某量的标准来界定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并没有太多的疑义,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可以用后发优势充分利用资源,用超常规的速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走过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道路。但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不能满足于量的指标,因为跨越式发展还有“整体跃升”的意义,在“整体跃升”背景下,理想的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应该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作参照,用超常规的速度,高质量的水平整体跃升甚至超过东部地区的高校发展水平。

理想的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应该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作为参照系,应该以超过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为目标。当我们清理和反思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话题时,却发现该理想话题充满了逻辑与选择的纠结,具体体现如下:

1)内涵与外延的纠结。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如果仅仅是自弹自唱的内部发展速度的所谓跨越,那就不具备赶超东部的意义;如果希望用非常的手段超越东部,又不符合残酷的现实;如果只是高校某个单项特色(如特色学科),又代表不了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可见,西部高等教育界并没有给予跨越式发展合理的概念界定,含糊的内在意旨导致其外延也不知所踪:是整个西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还是西部某地区的水平;是可以量化的某些高等教育发展指标,还是整体内在的教育质量。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在含糊其辞的表达中诉求着快速发展的愿望。

2)理论与实际的纠结。从理论上看,后发发展的优势可以使后来者超过先行者,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可以吸收东部的经验与教训,在短时间内超过东部长时间走过的道路。实际上,东西部文化观念的差异依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日益加大,“孔雀东南飞”导致西部人才流失,抽空了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想要超过东部的高校发展水平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理论与实际的反差导致西部只能把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作为理论的安慰剂,聊以慰藉现实中失望的心灵。

3)纵向与横向的纠结。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到底是纵向的跨越还是横向的跨越?如果是纵向的跨越,那就只对西部自身有意义;如果是横向的跨越,那也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出于对实际的臣服,西部人只能以纵向超越为目标,即以超常规的速度跨过自己需要走的发展道路;出于对实际的不甘心,西部人希望是横向的跨越,即一定要超过东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速度。一个不甘心又不得不为之的话题怪圈,在“跨越式发展”议论中维持纵向跨越的尺度又想象着横向跨越的维度。

对于“跨越式发展”理想话题的反思,使我们明确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只能限定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

首先,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合理范围只限于内部纵向维度。如果跨越式发展是以超常的速度赶超先行者走过的某个阶段,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可以在此主题中得到合理的逻辑依据。比如,用短于东部的时间走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之路提前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发优势与政策支持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仅限于自我发展历史的纵向比较。

其次,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不能以赶超东部为目标。理论上,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需要以东部为标杆,把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作为自己的赶超目标,这样才是有价值的、“理想的”跨越式发展。但实际上,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日益加大,在高等学校布局上东部优于西部,并形成人才的集群效应。中央财政对东部支持更大,西部不可能超过东部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所以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不能以赶超东部为目标。

最后,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内涵与外延需要严格界定。根据逻辑学的界定,“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词项的内涵是它的含义即概念,是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词项的外延是词项所指的事物所组成的那个类。那么,“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即其概念界定,而外延则是它所包括的总类。

从内涵来看,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只能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东部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由此可见,它的参照系是东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中的某个阶段,而且不能以东部现有的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作为参照。从外延来看,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主要指西部特有的某些高等教育发展特色,而不是整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二、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现实的困境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定位于理想的目标,为什么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范畴内界定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因为当我们面对现实考量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及其发展状态时,发现以赶超东部整体高等教育水平的跨越式发展理想目标不符合东西部教育发展的现实。现实的情况是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西部所希冀的赶超东部的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短期内无法实现,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困难重重。

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观念的差距越来越大。高等教育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素养,而人的观念素养最为关键。按照柏拉图的理解,理念领先于现实,理念甚至分有现实的存在,所以马克思才以对西方文明的洞察深刻指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例如,杜威原理出现在11世纪,个人主义原理出现在18世纪。因而不是原理

属于世纪,而是世纪属于原理。换句话说,不是历史创造原理,而是原理创造历史。”也就是说,当人们拥有先进的发展观念时,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现实。观念素养一方面源于外在条件,一方面基于自身内在修养。从外在条件看,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从硬件条件到软件水平已经有很大的差别。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观念越是先进;发展水平越低,人们的观念越是保守,这必然导致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差距的不断扩大。对于高校而言,硬件条件固然重要,宽松、自由、公平的软环境更加珍贵。残酷的现实是:随着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东部高校在优势竞争的环境下形成相对良好的制度环境与精神氛围,开放的态度和宽松的管理理念;随着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落后于东部的现实反差与人才流失,西部高校形成维持现状的观念,保守的态度与机械的管理理念。东西部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差异越来越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直接关涉其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是高投入的事业,无论是经常性人员经费还是专项教学与科研经费,一旦离开长期而有效的投入,高等教育的正常运作与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教育与科研周期性长,不可能看到短期的效应,短期行政绩效考核的做法并不能成就教育事业。政府和其他部门的教育投入表现出的是长期而不求短期回报的自觉行为。从高校收入情况看,一部分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一部分来自于学生的学费,还有一部分来自营业性收入,另外有很少一部分来自于社会与个人捐款。

第一,从政府财政投入看东西部存在差距。近年来,东部高等教育投入远高于西部的水平,一是地方财政投入远远高于西部,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对高等教育投入要远远高于西部。西部地区普遍存在整体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于存在较多贫困地区,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往往需要更大的支持与财政投入,因而面对同样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高等教育很多时候感到力不从心,很难加大投入。

二是中央财政对东部的投入高于西部,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原因,中央财政仅仅对直属于教育部的高校给予直接投入,从高校布局来看,这些高校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仅有少量教育部直属高校,这就直接导致中央财政对东部高校投入的偏移。

第二,从学生学费看东西部高校存在差距。据统计,东西部地区高校学费收入水平存在差异,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东部,但是西部地区高校学费占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反而最高。该现象的结果是:西部地区高校收费低,但相对当地居民来说已经负担很重了,于是,西部地区高校学费水平虽然低于东部,但又不能提高学费标准。

  

第三,从其他收入来看东西部高校存在差距。东部地区高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才聚集效应等原因,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校办企业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东西部地区在高校营业性收入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校友捐款情况看,东部地区高校也占有明显的优势。

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集群效应差距加大。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已经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集群效应,这是集高等教育布局、人才集聚、经济叠加、教科文互动的整体效应。正像原子核裂变需要有一定当量的铀作为基础一样,高校发展的集群效应也需要经济、文化和教育达到一定的整体水平才能显现出来。现今,东部地区高等教育与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结合越来越密切,优势的高校布局,集群的人才效应,已使高校的知识与智力成为经济与科技强力发展的原动力,当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科教研一体化要求更加叠显出高校发展集群效应的优势。东部地区形成了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及杭州等众多产学研一体化高校群,无论是对当地经济发展还是对高校自身发展而言,集群效应已经充分体现,该地区高等教育已经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本质变化。

反观西部地区,高校最为集中的成都、西安、重庆与兰州地区也没有形成类似于东部地区高校发展的强力集群效应,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地区相对东部发达地区高校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部分原因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高校在知识经济到来的背景下反而拉大了与东部的距离。

东西部高等教育优势布局的差距越来越大。随着国家建设“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东西部高校布局的差异一目了然。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东部地区高校的优势布局十分明显,原有东部的优势依然强劲。原有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全部进入“双一流”建设大学或学科,如果这一点没有改变东西部高校优势布局的话,那么,

新增加25所非“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应该可以反映优势布局的变化。事实是,25所新增加高校中21所在东部,1所在中部,3所在西部。可见,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开展,东西部高等教育的差距反而在加大。这不能理解为中央政策对东部的偏移,而是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实力的反映。

  

现实的状态是:以赶超东部为理想目标的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是不可能的,即使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已经十分迅速,但也快不过东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东部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集群效应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效应更是西部高等教育无法企及的。

三、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应然的对策

(一)中央政府对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第一,改变国家边疆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随着“一路一带”建设的开展,西部地区成为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窗口,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作为对外开放的文化软实力支撑。因此,国家给予该地区特殊的发展政策实属应然,中央政府应该改变原有的大力发展边疆维持稳定的战略思路,大力发展和优势布局西部高等教育。

第二,局部迁移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到西部。从历史上看,西部高等教育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由于抗日时期的战略转移,昆明、重庆、成都成为大后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纷纷迁往西部地区。当时的昆明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地,从而带动云南大学的发展,西南联大在

艰苦的环境下成就中国高等教育卓越丰碑,云南大学也成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46年列出的中国最著名的十五个名校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三线建设需要,中国科技大学与国防科技大学从北京与哈尔滨迁到中部的合肥与长沙,给当地的高等教育优势布局带来明显的变化。历史的事实让我们明确:抗战时期的特殊战略可以改变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格局;新中国成立后也有高校布局的战略调整,并对当地的高校布局以及整体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天我们虽然不可能采取全面迁移的国家战略,但是局部的战略迁移与支持依然可以迎来西部高校的快速发展。

第三,继续对西部高等教育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看,42所一流大学新增加的三所“211工程”大学中,两所在西部,可见中央政策对西部的支持。但是,由于西部高校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方财政实力又远比不上东部,需要中央加大对西部高校直接支持的力度,如将西部几所发展态势较好的非“985工程”高校划归教育部管辖,以增加国家财政对西部高校的直接投资。另外,要在建设和审批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国家级实验室、国家重点建设基地等方面给予西部特殊的支持。

(二)西部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第一,改变原有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战略。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跨越式发展来自落后地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期待。主观上,落后的发展状态不会让人满意,处于落后地区的人们总期望赶上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于是,跨越式发展成为他们强烈的心理期待。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管理者提出以赶超东部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情有可原。但西部地方政府管理者需要认清东西部高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事实,奢谈“整体”赶超没有实际意义。因此,需要改变原有的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战略,认真规划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夯实自身发展基础更加重要。

第二,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由于西部省份大多地处边疆,先天的地理优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对外开放的优势所在,需要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强与沿边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建立与相邻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尤其要在国家“一路一带”政策支持下,获得更加多的教育合作与开发项目。

第三,增加对高校的投入。西部高校发展落后的原因很多,但十分明显的外在原因是教育投资不足。西部省份不可能达到东部省份的投资总额度与教育人均值。但是,政府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教育发展才是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基石,所以,要增加高校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总值比重,需要超过东部省份所占的比重水平,才有可能使西部地区高校发展得更快更好。

(三)西部高校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第一,理性对待发展差距。东西部高校发展的差距是现实存在的,无论是量的发展还是质的提升,西部已经远远落后于东部。西部高校急需要做的不是与东部省份的高校比量化的指标,量化的指标差异仅仅是落后的外在表现,而真正落后的根源是两地高校在大学精神、管理制度及人才素养上的差距。找到落后的根本原因,奋起直追才能迎头赶上。如果只是去做量化比较,而不做原因的分析,那只能使自己气馁。如果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在大学理念、精神、制度与人才素养上达到先进水平,那么,只要外部条件具备就有可能赢得快速的发展。

第二,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事实上,西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能够使有限资源的应用效应最大化成为该地区高校发展的主题。西部高校需要练就这样的本领:凡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都要合理地利用,对本地区特有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地利用,如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特殊地理条件资源、特殊人种资源等。对外来教育资源需要珍惜,如邻国留学生、西部援建项目等。尽力做到教育资源应用效应的最大化,需要在学科发展与学校发展的整体上进行优化设计,整合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最珍贵、最具活力的人的资源,一方面要努力引进校外的人力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合理使用学校自身的人力资源。

第三,凝聚自身教育特色。教育特色并非只是借助外在的地理位置或教育投资获得的,教育特色是教育活动过程中凝聚个性的总和。西部高校应该专心做好教育份内的事情,把外在的各种优势转化为内在的教育潜质。需要在教育精神、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教育评价等方面追求卓越,从而获得教育事业本身的成功,凝练自身教育个性,形成独有的教育特色。

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不能以赶超东部为目标,从理想话题的纠结到现实的困境的分析已经清晰地揭示该目标设立的无效性。但是,如果有国家战略支持,中央政府部分迁移一些优质高校资源到西部,西部地方政府加大对高校的投入,西部高校发愤图强,依然能迎来西部高校的快速发展。假以时日,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与高校之间也会形成强力的集群效应,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依然充满希望。


(来源:高教发展与评估徐刘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