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副主席周守为院士来校作专题报告

作者:张人予发布时间:2016-11-02浏览次数:766

11月1日下午4点,我校特聘教授、中国科协副主席周守为应邀在学校四教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思考”的报告。全体校领导、各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学院教授委员会全体成员、青年学者培养计划入选者、2017年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的教师及各学科型学院系主任听取了报告。

周守为院士首先传达了全国科技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大会的精神,并简要介绍了我国创新能力现状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改革措施。他认为,学校应该利用四川成为全国开展重大改革措施先行试区的机会,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报告会上,周守为院士通过讲述“hyperloop”超级高铁的设想、休斯顿转型为国际癌症医疗中心、长庆油田将气嘴放置井下等发生在身边的创新案例告诉大家,事——没有办不到,只有想不到;要想有所创新,首先要否定固有的思维定式;而“简单、实用、安全、高效”才是创新的目标。

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简称“海洋石油981”,于2008年4月28日开工建造,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世界上首次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的,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选用DP3动力定位系统,1500米水深内锚泊定位,入级CCS(中国船级社)和ABS(美国船级社)双船级。该平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报告会上,周守为院士通过阐释我国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重要应用前景以及“海洋石油981”完成西沙两口超千米水深勘探井作业对于国家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认准方向,坚定信心,模糊中起步,过程中完善。强力推进,认真执行,克服困难,坚定执着,锲而不舍,这是把事办成的重要启示;通过对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主要技术内容及四项重大创新点的详细说明,指出了要在多学科交叉出多专业接合部,寻找突破点。随后,周守为院士以“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立项为例,向在座介绍如何申报国家级项目,他认为,项目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深刻分析现状和挑战,思考规划。通过摸索,提出创新技术思路;做好立项顶层设计,宣传创新思路,争取国内外同行的共识,为正式立项做好准备;要争取将项目纳入到中国工程院自然基金委中长期战略研究项目中;要精心组织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要集中国内外的优秀科技力量,协同创新,共同攻关。最后,周院士以萧伯纳的名言为今天的报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大学代表着我们应该而没有思考的目标。”他说,我们在脚踏实地地做事的同时也该仰望星空,考虑得更长远一些,在不断学习中发展壮大。周院士希望学校在国家的创新驱动政策的带领下,能够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作用。

边书记作总结讲话,她表示,周院士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战略”这一主题为我们作了一场高端的专题辅导报告。对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特别是高校如何融入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边书记要求,同志们应深入学习掌握周院士的报告精神,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己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创新自信,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报告会现场

周守为简介:

   1950年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籍贯天津。获中国西南石油学院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石油开发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周守为是中国著名海洋石油开发工程专家,在海上稠油油田开发、优快钻完井、边际油田开发及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全海式油田开发等技术领域建树良多;他提出了海上油田开发新模式和新理论,推动了海上稠油开发技术进步,使我国海上稠油开发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