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 赵希岳|高校学报助力学科体系建设

作者:发布时间:2021-04-08浏览次数:48

学术期刊自300多年前在欧洲诞生以来,就与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紧密相关,它影射着学科发展和结构的变迁。拜西学东渐之赐,中国学术期刊伴随着100多年的现代大学和现代学术的诞生而问世,从一开始就与高等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现代学术和学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之后,中国的学术期刊和中国历史一起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沉浮。直到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高考的恢复和高等教育的复兴,中国学术期刊才逐渐繁荣发展。到了21世纪初期,学术期刊数量快速增长,仅高校学报就有3000多种。在随后的20年中,一批优秀的学报脱颖而出,在促进学科交流、引领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一些学报故步自封,沦为校内师生的科研“自留地”。在当前“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方向的背景下,高校学报应该抓住发展新机遇,提升学术影响力,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唯有如此,才能在学科体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增强学报话语权引领学科发展方向

任何一个学科组织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然将凝聚方向、凸显特色作为学科建设的创新思路。学科发展方向和特色体现了学科建设规划者对学术信息资源优势、学科人员结构布局、学科发展前沿和学科知识增长点的正确认知。高校学报的定位与方向、栏目设置、风格特色,则体现了办刊者对刊物在学科领域内所拥有的资源与发展方向的精心谋划。只有当高校学报的特色定位与学科建设的方向选择相吻合时,高校学报才能增强传播能力,引领学科发展的新方向。首先,要优化学报结构,增强学报的包容性。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的结构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学报覆盖面广,“几乎每一所本科高校至少有一种学报,大多数本科高校有文、理两种学报”;二是以目前国内评价体系而论,学科整体建设水平越高的高校,其高校学报的排名越靠前。这样的刊物结构导致的结果就是,排行榜之外的大多数高校学报沦为校内师生次优稿件的“自留地”,成为所谓的“学术拼盘”,难以引领学科发展。为改变高校学报的现有结构,改变学界对高校学报“小、散、弱、全”的印象,那些拥有行业优势或者学科特色明显的高校学报可以借助学校优势转变成专业期刊。其他高校学报则可以按学校类别、地域分布等条件“抱团取暖”,即建设高校学报联盟,走集群化发展之路。其次,要创办有国际影响力的英文学报,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随着学术量化评价体系的推进,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已经成为一段时间内学术研究者的首选,国内大量优秀原创成果流向国外期刊。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除坚持“破四唯”的学术研究导向外,还要发挥学科优势,强力打造与高校学科发展相匹配的新的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英文学报。这是我国科学研究抢占学术高地、提升国际话语权、助力一流学科建设的不二选择。

加强编研队伍建设汇聚学科人才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研究成果和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传播平台,汇聚了一大批包括学术顾问、编委、审稿人、作者、特约主持人、编辑等在内的学术研究者。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报汇聚学术团队的作用,推进学科团队建设。首先,加强编委队伍建设,为学科发展汇聚高端人才。顾问、编委和主编是形成刊物品牌强有力的保障,是吸引优质稿源、提升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国内外优秀学术期刊的顾问、编委和主编一般都是活跃在学术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具有很高的学术威信和影响力。高校学报在遴选顾问、编委和主编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借助并发挥这些优秀人才的力量,通过召开编委会、组织学术会议、担任专题(专栏)主持人等形式,汇聚学科高端人才,形成学科建设的高端智库,为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其次,提升编辑队伍的编研能力,为学科发展培育学术新人。学科发展史表明,高水平的学科团队,不仅需要具有极高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的学科带头人,还需要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成长型学术梯队。高校学报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培育学术新人的责任。编辑作为学报编校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与作者接触最为紧密,可以在学术选题、论文写作与修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等方面给予作者指导,帮助学术新人尽快成长为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对话

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知识生产突破了学科边界,正在从单一学科向跨学科转型,学科发展呈现出高度综合的特点,学术研究也不可避免地突破了学科的畛域,往综合性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高校学报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履行自己的责任。首先,打破学科壁垒,开办跨学科专栏或专题。打破学科界限,提倡学科融合是当前“新文科”建设的主要特点,对于促进文科学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很多跨学科的学术问题很难在专业期刊上展开讨论,但高校学报(以及综合性学术期刊)则可以开设专栏对此类问题展开讨论。高校学报应借“新文科”建设之东风,积极主动策划能实现跨学科探索的栏目或专题,刊登理论交叉、方法借鉴、问题拉动、文化交融等不同层面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以服务于国家战略性重大课题。其次,搭建数字化交流平台,推进跨学科交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精准传播与推送在提高学术信息传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高效性的同时,逐渐影响着研究者的学术信息获取方式。受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记忆功能的影响,人们逐渐习惯了点击并在特定群体转发自身关注度较高的学术信息。而高校学报作者群体的学科集中度较低,在这种传播方式下不占优势。因此,高校学报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学术信息的内在联系,将已发表的学术成果按照不同的问题视角组建成不同学术专题,在不同学科群体内精准推送。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术信息的跨学科传播和交流。

建立分类评价标准提升学术水平

影响力评价以海量学术数据和科学算法为基础,其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弥补了同行评议主观性强的不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助力学术成果的选择与传播、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出现的“四唯”等问题,给中国学术生态环境和学科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尽管有研究结果显示学术成果的影响力指标不存在明显学科差异,但是不同学科和不同类型的学术研究成果却存在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譬如,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哲学类成果重要的评价依据,提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以揭示历史真相是考古类成果主要的评判依据,有益于经济理论发展或者解决某些经济难题是经济类成果的评判标准。又如,基础类成果要体现理论贡献,应用类成果要体现应用体验,专业性成果要重点评价对专业发展的贡献度,综合性成果则重点评价跨学科综合的科学性。学术成果评价如此,期刊评价亦是如此。唯有评价标准这个尺度对了,学术研究才能深入下去,生产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长期以来,高校学报在引领学科发展、汇聚学术人才、促进学科对话、提升学术水平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这要求中国的高校学报要扎根中国问题,助力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