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伟|集成创新建设现代化科研院

作者:发布时间:2021-03-30浏览次数:287


  

2021年是“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贯彻党中央和应急管理部重大部署,面向国际防灾减灾救灾科技前沿,面向多灾种、全链条重特大自然灾害链防控理论和“天-空-地-海-井-网”综合观测技术融合集成、应用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复合链生自然灾害全景模拟器平台等建设项目,立足我国自然灾害综合减灾实战需求,打造高水平现代化科研院。本刊记者采访到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院长徐锡伟,从建设目标、发展理念、专业支撑等方面出发,向读者介绍打造现代化科研院的创新经验和高效举措。

国内一流国际先进

记者: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的建设理念和目标是什么?在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自然灾害防治科研平台方面,有何举措?

徐锡伟: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的组建是应急管理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上关于全面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面向加强自然灾害综合应对、履行应急管理综合职能的客观要求;面向优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的迫切需要,应急管理部党委高度重视,提出将研究院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自然灾害防治研究平台,要求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所以,如果研究院达不到国内一流和国际先进,就很难支撑我国的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和应急管理的现代化要求。

研究院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及部党委关于新时期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部署,编制研究院事业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科学提出短、中、长期发展目标,构建自然灾害防治科技创新体系,有序推进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坚持聚焦综合,发挥多学科交叉和集成创新优势,着力解决自然灾害防治综合性科技问题,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高科技企业等,广纳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打造研究院自己的优势平台、优势科研和优势品牌。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提供坚实保障。

集成优势形成高地

记者:坚持系统集成观念,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贯彻这一要求,就不能满足于单个创新举措,而要在系统性创新、集成性创新上下功夫。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那么,研究院如何用系统集成的理论,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研发体系?

徐锡伟: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的集成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基础理论的集成创新研究,二是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的集成创新应用,三是综合减灾技术的集成研发。通过国内外的科技合作,逐步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跨国界的集成,构建领域更全面、问题更聚焦、理念更开放、队伍更有力的自然灾害防治战略科技力量。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灾种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致力于重大复合链生自然灾害动力学过程研究,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复合性、耦合性以及链生性进行系统的研究,这就涉及到不同灾种孕灾致灾过程的系统性研究。因此,对不同灾害理论体系需要进行集成性的攻关研究,覆盖全灾种、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构建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理论框架体系。

在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的集成创新方面,首先需要对不同的传统学科及专业知识进行深度的交叉融合,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地理学、地貌学、工程地质学等,另一方面需要将传统的学科专业与新型的学科专业进行高度的融合交叉,包括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通导遥一体化等新技术学科知识和信息与传统的自然灾害学科进行融合,引领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科研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升自然灾害防治的专业化、智能化与标准化水平。

在综合减灾技术研发方面,面向重特大灾害应急管理需求,构建“天-空-地-井-海-网”立体观测技术框架,建立信息融合与一体化的综合减灾应用系列产品体系和标准规范,研发自然灾害全链条应急技术集成平台,通过开展广泛合作,研发适用于重特大复杂灾害场景的移动式、智能化、便携化减灾应用与应急装备。立足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通过集成创新研发,形成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综合应用技术方法、产品模型、标准规范及现代化装备等输出高地。

聚集力量协同攻关

记者:面向复合链生自然灾害防治基础理论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关键技术需求,请介绍研究院在如何与相关研究院所和高校合作,创新协同机制,聚集全国优势科技力量,围绕基础前沿和核心技术开展协同攻关,以重大科学问题解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

徐锡伟: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由应急管理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建。目的是立足国家应急管理需求,联合中科院的优势科技资源,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自然灾害防治科研平台。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重点就是如何充分发挥联合共建的优势。这就需要联合中国科学院的相关院所、相关高校与高科技企业等,共同围绕灾害风险及防治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先进装备等深入开展研究。需要坚持聚焦综合,发挥多学科交叉和集成创新优势,在多灾种耦合和综合减灾上发力,打造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科学研究的战略核心和尖兵力量。需要坚持创新驱动,瞄准国际前沿,创新合作平台和运行机制,广泛吸引人才,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解决自然灾害防治技术瓶颈问题,为提升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研究院的筹划与建设正处在“十三五”收官与“十四五”开局的关键节点,面临很多发展新机遇。我们正在牵头实施的张衡1号卫星工程、3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川藏铁路重大基础科学问题项目,都是联合了国内外科研机构,正在顺利推进。研究院牵头编写的应急管理“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通过多轮修改,慢慢在成熟,有些规划项目已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最重要的是,地震灾害模拟链生灾害模拟平台建设已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我们将与中国地震局一起联合打造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这一重大科技平台,开展地震复合链生灾害的成灾过程、成灾机理和灾害防控技术研究;复合链生灾害监测预测预警和防治研发项目和自然灾害基础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也在谋划过程中。

此外,研究院在分阶段部署实验室的建设发展,首先是争创自然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争取成为国家自然灾害防治领域战略核心力量。这些都是充分联合相关研究院所和高校合作的体现,通过合作联合创新协同机制,聚集全国优势科技力量,围绕基础前沿和核心技术开展协同攻关,以重大科学问题解决带动自然灾害防治学科发展。

监测预警有力支撑

记者:从单灾种监测预警向多灾种联合监测预警发展是现实需求,也是目前国际的发展趋势,目前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各种地面和地下传感装置,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自然灾害风险源的监测预警等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在多灾种监测预警方面,研究院将做哪些工作?

徐锡伟:对标应急管理部各业务司局的业务要求,针对2021年有可能出现的重大灾害灾情,研究院组织院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成立了针对不同类型链生自然灾害的多个科技支撑工作组来应对多灾种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支撑工作。我们联合中国科学院共建气象灾害研究中心,努力做好气象灾害年度中长期预测和临近预测支撑。针对2021年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以及导致的洪涝灾害,我们正在开展风险分析与研判工作,进行中短期的监测预警。水旱灾害中心正在对今年的洪涝灾害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测。长期预测是对以年为尺度的灾害研判,比如随着气候暖湿化龙门山一带的暴雨和水灾,在2021年度是否还会发生,发生在哪里?这些预测结果对国家的应急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临近预测是针对未来2-3个月的洪涝灾害,预测结果有利于实际力量的部署。研究院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开展洪涝灾害、堤坝变形监测方案编制工作。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的指导下,研究院组织了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等系统的专家开展了2021年全国地质灾害危险性会商研讨工作。这一工作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涉及到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三大灾害类别,以及相应的地震触发地质灾害、降雨触发地质灾害等链生灾害,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多灾种与链生灾害开展的工作,以及高新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综合应用。

技术支撑灾后重建

记者:灾后恢复重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涉及到部署抢修恢复基础设施、重建生命线的畅通,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的恢复,还要加强风险研判、隐患排查整改、安全普查、防范次生灾害、卫生防疫等工作。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研究院做了哪些研究和科技支撑?是否有设立相应的部门?

徐锡伟:研究院目前的科研与业务工作主要集中在灾害的早期识别、隐患排查、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在灾后恢复重建方面,虽然研究院尚未成立专门的内设科研机构,但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研究院将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考虑这方面的需求,我们立足理论与技术支撑,将活动断层、地质灾害风险点等地震和地质灾害源的避让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各种灾后恢复重建中,将“坚持以防为主”落到实处,并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得到了检验。研究院也将在灾后可恢复力评估、交通能力恢复评估、承灾体可恢复力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规划,通过技术支撑提升承灾体抗灾能力,切实满足国家科学减轻灾害风险的需求。

紧密配合全力对标

记者:正在开展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对于自然灾害防治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请介绍一下研究院在应急管理部重要工作中做了哪些支持?

徐锡伟:自从2019年研究院开展体制改革与组建以来,我们就紧密围绕应急管理部业务需求,对标“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探索如何开展更好的支撑能力建设。自2020年,研究院组建逐步走上正轨,积极围绕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求,对研究院主责主业进行了更明确地定位,对学科发展、科研和业务规划进行了更清晰的聚焦。

目前,正在组织院科技力量,与部防汛抗旱司、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司等多个司局,进行对接支撑,通过对全国重要流域大坝与堤防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方案,开展2021年汛期可能存在的洪涝灾害相关支撑工作。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参与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为今后更多参与、承担相关工作,为相关业务司局提供支撑做好准备。

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也在为应急管理服务。研究院正在承担的川藏铁路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铁路穿越了青藏高原高海拔、高地震烈度、高地震风险区域,已有的基础研发工作,特别是活动断层鉴定和定位工作成果,为川藏铁路的局部改线提供了科学支撑,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郑健充分肯定了我们的研究工作:认为是基础科学研究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服务的典范。

汇聚人才激励创新

记者: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请介绍研究院在汇聚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优势科技资源,培养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营造有利于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科技环境和学术文化氛围等方面的支撑和举措。

徐锡伟:首先要深入分析国家科研管理政策,然后是用好这些政策。在应急管理部相关司局指导下,参照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的管理,出台制定了一系列适合研究院发展的管理办法,通过绩效考核鼓励创新,激发全院职工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和投身应急管理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严重的问题。

要做好应对大灾大难的准备,必须为做好准备提供技术支撑,这就要求从战略层面打造一个科技平台,同时在战术层面,重视人才引进。没有人才,创新就无从谈起。应急管理部领导十分重视研究院的组建工作,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了相应的倾斜政策,研究院在此基础上出台了符合研究院发展需要的人才引进的管理办法。研究院既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科技优势,同时也凝聚现有人才资源,制定出台了相应激励机制,鼓励竞争,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

强化平台引领创新

记者: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拥有北京市地震观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张衡电磁监测系列卫星应用中心等,如何以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强国战略为引领,强化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推进开放合作,推动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

徐锡伟: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央对于科技创新的谋划部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这方面,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有关科技创新的号召,不断完善研究院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围绕绩效工资、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持续推进研究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打破制约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在绩效分配上有效激发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优化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加强基础科研、业务支撑与成果转化协调,调整创新指标比重,建立层次分明的评价体系,为科技创新主体进行实质性“松绑”,管理部门提倡主动服务意识,营造“崇学尚德、笃志明礼”的院训文化。

“十一五”以来,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已建立了数十个与灾害防治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野外观测研究站等科技平台,为重大灾害形成致灾机理、基础理论、防治技术、仪器装备研制及防治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撑。但是,复合链生自然灾害发生过程和机理更为复杂,造成的损失也严重得多,需要从构造隆升、地表过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内外动力因素入手,进行多时空尺度的灾害发育规律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测、预判、预报和预警以及工程调控和管理技术体系。目前,研究院基于现有科技平台正在积极建设复合链生灾害动力学过程重点实验室,致力发展灾害链形成演化及其致灾基础理论,突破复合链生灾害风险防控技术,逐步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重大自然灾害基础理论研究学术高地。

交叉学科耦合发展

记者: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内设了10个研究中心,如何发挥多学科交叉特色和集成创新优势,聚焦重特大自然灾害成灾机理不清、关键技术薄弱、先进装备缺乏等卡脖子问题,请介绍研究院在突破基础理论、攻克关键技术瓶颈、引领科技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组建进展情况如何?

徐锡伟: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各种类型的复合链生灾害在许多场景下大大加重了因灾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可见复合链生灾害是自然灾害防治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院聚焦重特大复合链生自然灾害防治基础研究与减灾技术研发工作,下设的10个中心中有6个是单灾种命名的中心,包括地震灾害研究中心、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水旱灾害研究中心、气象灾害研究中心、森林草原防灭火研究中心和城市灾害研究中心等,但他们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单灾种研究工作,不仅聚焦各灾种本身的成灾机理、成灾过程与减灾方法研究,还注重多种自然灾害时空复合以及链生灾害成灾过程、成灾机理与防控技术方法研究。这些中心尽管各有侧重,但在基础理论研究、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装备研制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深化认识灾害链生机理与过程。基础科学研究中心、空间信息研究中心、救援装备物资研发中心和战略规划与创新研究中心等4个中心作为支撑平台,又给予这6个灾害研究中心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包括数据信息、技术与装备等,构成横向交叉、纵向成链的研究体系。另外,为了有效减轻青藏高原东南缘严重山地灾害,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联合共建的方式,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西南分院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

自然灾害链研究是一个链条式的、体系化的科研工作,在这个链条上会有复合的、耦合的、链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各中心人才需求与培养方面,在专业需求上是多元化的。研究院积极探索各方面的政策与措施,在国家与部委管理框架下,针对应急管理行业的发展及需求,向国内外优秀院校及科研团队取经,从各方面不断探索适用于研究院发展的管理办法,不断优化完善相关科研项目管理、人才考核与激励、优秀人才引进以及各种支撑服务性的管理措施与办法。

同时,研究院积极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参与国家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实施的机会与平台。2020年,研究院充分调动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让青年科技人员参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应急管理“十四五”科技合作规划等编制工作。通过这些工作,锻炼了年轻后备人才队伍,促进了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形成了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

同时,研究院积极推动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推动与传统行业及新兴技术的合作,促进“研学产用”一体化。以研究院为依托平台,创办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天空地多元信息与综合减灾技术专业委员会,发起“自然灾害防治科技论坛”,团结和动员广大会员和行业从业者,汇聚创新资源,共同服务并推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

(本文转载于《中国应急管理》杂志2021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