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道凯|新时代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发布时间:2021-03-22浏览次数:254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2020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明确了新要求。江苏省作为教育部确定的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近年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面向未来,扩大招生规模、创新培养模式、推进多方协同、完善保障体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内涵式发展

  

2020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此次会议就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出了重要部署,特别是在扩大招生规模、优化培养模式、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明确了要求,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为契机,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直面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从战略高度重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力求在前期实践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新部署、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效供给不够充足,表现在国家与社会的有效需求与教育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模还没有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不够合理,集中反映在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类别结构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不够充足,专业学位类别设置不够丰富,交叉领域或新兴领域的专业学位类型亟须拓展。

三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到位,体现在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特点和行业需求,尚未建立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

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合力尚需增强,反映在政策工具、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有效需求还缺乏有效协同。

五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突出表现在评价主体存在局限,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标准体系和持续性改进机制。

对这些问题的清醒认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在切实增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紧迫感、责任感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质量导向,深化改革,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迈入质量转型时代,实现内涵式发展。

二、江苏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探索

问题就是方向,解决问题就是任务。2015年江苏省被教育部确定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后,立即启动新一轮改革进程,针对突出问题进行通盘考虑,积极推进实践探索。近年来,江苏省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努力协调各方资源,着力推动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

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制度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越来越需要从政府层面宏观把握、整体推进。发挥好政府部门的政策引领、推动和督查作用,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成功的关键。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为形成改革合力,省级部门之间注重加强协同,努力从政策层面加大支持力度。比如,江苏省财政厅和教育厅明确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生均拨款提高到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同样的标准。江苏省教育厅和科技厅联合出台《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每年联合开展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评选。目前,全省已建立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658家。江苏省人才办、教育厅、科技厅、人社厅和财政厅联合出台《江苏省产业教授选聘管理办法》,每年联合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工作,目前已聘任七批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共1601人次,其中绝大多数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二指导教师。近三年,在江苏省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开展的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省级资助立项数达3605项,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资助经费达4315.7万元。

二是优化布局结构。为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协调发展的格局,近两年来,江苏省积极引导高校撤销博士、硕士学位点52个,自主增列学位点34个,其中增列的学位点大多是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全省高校共有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2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423个,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2万人。在近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中,招生指标增量基本都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到2020年,江苏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已由三年前的4:6调整为6:4

三是强化质量监管。2014年起,江苏省开始将专业学位论文纳入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优范围。目前每年评选150篇专业学位硕士优秀论文和若干篇专业学位博士优秀论文。通过改革优秀博士硕士论文评选办法,专门制订评审标准,单列评选名额,扩大评选比例,优化评审专家队伍,强调分类评审,有力提升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地位和社会认同度。从2015年起,江苏省开始将专业学位论文纳入硕士论文抽检范围,并专门制订了《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评议标准及评价细则》,要求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应用价值;研究成果要更加强调成果转化和技术改造等。2016年,江苏省开始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普抽库,并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抽检比例。此外,江苏省每年均依托第三方,评价、发布《江苏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对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突出责任主体

高校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主体与关键,只有充分发挥高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确保改革的持续性和实效性。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过程中,江苏省各相关高校结合改革任务书和本校实际,主动探索、勇于创新,改革工作呈现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一是创新培养模式。各高校主动对接行业产业人才需求,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不同专业领域、各具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譬如,南京工业大学针对工程硕士的培养,实施了“一套方案、两个导师、三个结合、四个环节、五位一体、六大能力”系列举措,构建了校企深度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各高校均突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系统设计并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譬如,江苏大学要求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均需邀请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专家共商课程规划、课程目标和设置标准,并参与课程教学。

三是改革教学方式。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要求,各高校都大幅压缩传统授课方式的比例,大力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案例库,积极推进以案例教学为中心的专业学位课程改革。譬如,东南大学整合全省工程类专业的优秀师资,以传统优势学科里“建筑学”和“电气工程”两个专业作为试点,创建了江苏工程类专业慕课中心。

四是优化导师队伍。各高校在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都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改革导师选聘办法,定期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培训班,不断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能力和综合素质。譬如,苏州大学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与行业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相关改革成果获得了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五是开展国际联培。开展国际联合实践的培养,对研究生掌握学科专业领域前沿、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高校通过建立海外教育中心等举措,不断完善国际化培养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譬如,中国药科大学与悦康集团(美国)公司、华海药业(美国)公司、美国奥思达药业公司共建了3个药学硕士海外实践基地。近两年该校派出了数十名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赴海外基地实习实践。这些研究生在全英文环境下接受为期一年半的学习,期间学生不仅从事与产业实践紧密相关的课题研究,还参加海外基地实践课程学习。在实践结束时,需通过海外基地与该校共同组织的专业实践考核后,方可进入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环节。

(三)搭建培养平台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深化产教融合是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产业导向和产业需求是外在驱动力,高等学校本身担负的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职责是内在驱动力,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激发,就能很好地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短板明显、产用脱节等突出问题。因此,充分利用产教融合的途径,大力破除行业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壁垒,汇聚更多优质社会资源并转化为育人资源,拓展培养平台,是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路径。

一是推进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经过10多年的持续推进,目前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已形成四层次阶梯式建设模式。第一层次由高校自行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第二层次由江苏省教育厅和科技厅对达到一定标准的联合培养基地进行遴选并确定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第三层次由江苏省教育厅和科技厅对成效显著的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授予“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目前全省已评出优秀研究生工作站240家;第四层次由江苏省教育厅和科技厅对影响力大、示范性强的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授予“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目前全省已评出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4家。通过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累计已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以及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有效地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是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工作。2010年开始,江苏省探索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工作,从省内企业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研究生第二导师,并承担研究生实践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产业教授选聘工作开展以来,受到高校和企业的一致认可和支持,取得了积极成效。仅2019年,在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中,有424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江苏省“333工程”一、二层次培养对象等。产业教授制度惠及30多所研究生培养高校,辐射1000多家企业,每年有近万名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仅2019年,产业教授开设课程或讲座1071场,合作指导研究生1958人,合作开展科研项目1036项,合作发表著作或论文748项,合作获授权专利924项。

三是推进大企名院联培计划。江苏省积极支持和推动高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中科院在苏院属机构的合作共建。未来三年,华为将在江苏优选高校设立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深入开展“创智计划”,从课程建设、产学合作项目、师资培养、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四个方面支持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门出台《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实施集萃奖学金制度,并与江苏省高校在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六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中科院在苏院属机构和江苏省高校开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科研平台共建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产学研合作。

三、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扩大培养规模、调整培养结构的同时,更需要从培养模式创新入手,进一步促进产教深度协同融合,逐步完善评价监督制度,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层次和结构

一是增加招生数量。实现新时期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领军型人才支撑。美国超过61%的雇主对雇员职位所需要的技能提出了更高学位层次要求。到2024年,美国劳动力市场对研究生学位人才的需求将增长约14%。据统计,2017-2018年,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授予数占比达81.69%。其中,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授予量占比分别为81.35%83.24%。可以看出,今后劳动力市场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集中在具有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应用型人才方面。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量尚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特别是博士专业学位,2019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校生数仅2.27万人。因此,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需稳步增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夯实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基础。同时,适度增加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加大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力度。

二是提升培养层次。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单位,承担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共设有专业学位授权点接近6000个,平均每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正在培养近250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生均享有的培养资源较少。因此,在稳步提升招生数量的同时,也应增设相应的专业学位授权点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未来的学位点增设与调整中,应以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另一方面,应在医学、工程、教育三个发展较成熟的博士专业学位领域内增设学位授权点。同时,尝试在部分具有高度实践应用性、与专门职业高度相关,以及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中开展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满足行业发展对于应用型领军人才的需求。

三是拓展培养类别。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持续涌现出高新产业、创新技术、全新职业,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为了对口满足各类行业需求,世界各国设置了多种专业学位授权类型。以博士专业学位为例,英美高校中通常都会设置以下专业学位:法律博士、医学博士、药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心理博士、教育博士、工程博士等。我国目前设有47个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其中仅13个可授予博士学位,主要集中在医学、工程和教育三类。整体上,专业学位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尤其是博士层次专业类别设置较为单一。随着各类职业领域分工更加细致,目前的类别领域划分已无法更好匹配行业发展需求。近几年英国在部分交叉学科与新兴领域出现了新的专业学位类别,例如农业与食品博士、社会科学博士、公共政策博士、设计博士、体育与运动博士等。我国已于2018年对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类别进行了细化。未来需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对当前的专业学位类别进一步细化,对专业学位类别进行拓展,使其更加符合交叉学科、新兴产业发展需要。

(二)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一是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融合。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在顶层设计上处理好专业学位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学术性是专业学位作为高层次职业教育的体现,职业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学位的特征,两者并不对立。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应进一步明确,在严格遵守专业学位学术性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专业学位的职业性本质,进而促进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融合。

二是更新课程体系,推动课程设置模块化和案例化。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有着本质区别,课程设置理应体现一定的职业性。但目前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依旧存在趋同化问题,无法完全满足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要。未来可通过加强案例课程开发、建设课程案例库等形式,推动课程设置的案例化。同时,通过构建“基础+专业+综合知识+职业实践”模块式课程体系,满足研究生课程学习兼顾理论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需要。

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层学习。专业学位的课程教学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环。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探索创新性实践教育模式,重视团队教学、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浸润其中,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自主探究,促进深层学习。

四是完善聘任机制,充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双导师制”是我国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虽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校外导师的管理机制建设略显滞后,导致校外导师的身份认同感和指导积极性不足。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指导活动的质量,需进一步完善兼职导师的聘任培训、交流合作、激励考核和动态退出等机制。

五是强化专业实践,培养职业胜任力和职业创造力。目前随着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后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将以实践经验少的应届毕业生为主。因此,未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大力强化专业实践,快速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胜任力和职业创造力。其一,高校应积极搭建多样化的校内教学实践平台(如微格教室、实训平台等)和校外专业实践平台(如研究生工作站、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平台等),让研究生尽快接触未来真实工作环境。其二,根据企业和行业发展需求,依托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引入校企双方优势资源,设立专门项目,让研究生深度参与具体现实难题的解决与研发。其三,专业实践活动需实行全过程系统化的管理和服务,切实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实质性参与。

(三)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多维度协同培养

一是“四类主体”谋合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相关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凝聚和融合各方主体,创新构建有序的协同培养机制,进而激发各方主体的创新活力,实现协同培养的叠加效应。

二是“三维推进”促协同。协同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利益主体在目标、资源、利益等方面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会采取不同甚至完全相悖的解决方法,很容易产生非线性的影响和排斥。可从战略目标、资源、管理三方面进行协同,促进各主体互相配合和协作,激发活力,最终达到协同发展的效果。

(四)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明确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全面落实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仍在一定程度上沿用学术学位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评价结果存在“同化、矮化、弱化”的弊端。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学位,具有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统一,以及特定的职业指向性等特点。我国亟须扭转与之不匹配的教育评价导向,制订适应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评价形式和标准,加强对实践应用性和专业化能力的评价,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指挥棒问题。

二是加快建设社会评估机构,建立健全社会评价和监督机制。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主要以培养单位自评为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辅之以学位点评估和学位论文抽检。该评估模式中,评估主体局限于教育领域内部,易形成学术取向的评价标准,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社会评价和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特别是行业或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评价,进而弥补系统内部评估的不足,保证监督评价的质量和成效。

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完善的专业学位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是保障专业学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学位认同度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衔接尚不完善,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就业受歧视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应紧密联系行业协会,构建完善的专业学位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是更加强化高校的质量主体责任,构建全过程常态化的质量改进机制。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责任。为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与改进有据可循,高校应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在招生、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学位授予、管理服务和奖助体系等方面完善管理规范,形成更为完备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构建全过程、常态化的质量改进机制。

(来源:《大学与学科》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