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术评价何以回归学术本质?

作者:发布时间:2021-12-29浏览次数:136

大学学术评价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它既关涉到学术资源配置问题,更关系到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问题,同时也牵动着身处其中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神经。大学学术评价何以回归学术本质呢?此追问首先促逼着我们深思学术评价中“五唯”现象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其次促动着我们深思学术之本质何所指?什么样的学术之本质是值得追求的?在如此追问之中,我们才可能真切地厘清“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的真实意蕴,寻找到“回归学术本质”的突围道路,从根本上让学术评价赋能大学学术发展与创新。

“五唯”现象是数量统治在学术评价中的典型表现

“五唯”现象以及“破五唯”的提法是我国大学学术评价实践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大学学术评价范围非常广泛,既有对学者的学术评价,也有对机构和组织的学术评价。2020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学科评估、教师科研评价、教师职称评审等方面做出了明确指示,彰显了破“五唯”的决心。“五唯”一词高度凝练、精准概括了我国大学学术评价存在的关键问题,它积极回应了各方面多年来对大学学术评价的学术讨论。

张应强教授指出,在“五唯”现象之中,“唯论文”是基础性的问题,其它问题都是“唯论文”问题的延伸或升级。在一般的意义和现实境遇中,没有论文,没有发表,也就没有学术,学者甚至会因此面临被退出其学术环境的风险。从实情看,强调论文发表对于改变学术评价中的暗箱操作、论资排辈和任人唯亲等现象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对于“唯论文”现象不应是全盘否定的态度,不是要“除掉”“唯论文”现象,而是应思考如何“破解”之。换言之,它不是不“唯”论文的问题,而是如何“唯”论文的问题。

那么,过去“唯论文”的做法,问题出现在哪里呢?从表面上看,最主要的问题是:在计量化方法的促动下,“唯论文”变身为“数论文”,通过“计数”来评定个体和机构的学术水平。如果“计数”仍不能确定学术水平的“高低”和学术生产力是否提高,那就不断地升级“计数”方式,将学术论文发表刊物级别、课题级别、获奖级别、论文引用数、期刊影响因子等作为重要的观测点,这种做法比单纯的“计数”高明的地方在于:将论文质量与刊物水平、论文引用数等挂钩。这看似一种质性的判断,实际上只不过是“计数”的升级版本,将“数论文本身”演变升级为计算“在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论文引用数量”“期刊影响因子数值”等。

然而,“数论文”及计量化评价只是“唯论文”的表象。很大程度上,“唯论文”乃至“五唯”的实质是学术评价受到数量统治的结果。自“五唯”提法产生以来,许多研究已经体认到“五唯”现象与学术的量化评价的关系,并从新管理主义、绩效主义、学术与社会的关系等角度充分讨论了“五唯”现象产生的原因。

从一般现象看,数量统治在学术评价中表现为人们不能经受隐蔽的生长和寂静的期待,偏好速度和数量,喜欢看到由计数带来的“既快又好”的数字增长,追求纯粹的量上的快速提高,将数量上的胜出视作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将论文或著作等身的人奉为学术大师。但从更深层次看,数量统治实际上体现为超越学术自身而过度地计划、筹划学术,具体表现为:其一,规定着“计数”的是“计算主义”之“计算”,这个“计算”更深层的内涵是“计划”“筹划”“测算”。其二,在缺乏信任的学术环境中,在不知晓学术人是否为学术而努力劳动的情境里,只有成果和数字是可见的、可触摸的、能够让人心安的。其三,在激励制度的加持之下,被筹划者也开始筹划自身的学术活动:一方面形成了坚定的信念,认为只要有学术论文发表就是好的,另一方面被筹划者为了获得更多资源,追寻更崇高的位置,也就自觉地在学术规划和学术管理的轨道上行动起来,力求在更短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论文,谁也不敢、不愿、不能脱离这一轨道。结果是学术成为一种数字游戏,论文增多了,但思想缺席了、创新缺失了。也正是在这样的数量统治之中,现代学人和学术筹划者陷入“囚徒困境”而难以自拔。现代学术变身为报纸学术、期刊学术,“唯论文”现象也就流行开来。

数量统治与现代学术本质观念相生相随

现代学术评价中的数量统治何以可能?我们可从现代社会之“现代”韵味和现代学术之“本质”观念去察看。现代学术作为现代社会达到其本质之完成的道路之一,它已从古典哲学的科学观念转变为现代实证性的科学观念,转变为对万物的筹划和加工的科学。现代学术将古代科学界定为概念的、原理的和直观的科学,而将自身打扮成事实的、实验的和测量的科学,使自身成为实证科学、成为一种研究活动。这种研究活动以确定性、精确性和彻底的量化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并将自身塑造为一种程式化、体制化和制度化的学术活动,从而为自己获得了对于古代科学的进步和胜利,牢牢地把持着当今“科学”之本质和“科学”的荣誉,并深深榫入现代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

具体来说,现代学术关于科学本质观念的实证性思维具有三个特征:首先,实证科学在根本上表现为一种数学因素和数学筹划。其次,实证科学以对象化的方式理解和对待存在者。再次,实证科学秉持行动的和效用的理论观与真理观。

实证科学的这三个基本特征相互呼应,支撑了实证科学的大厦,为数量统治奠定基础。实证的科学本质观和真理观为学术生产和管理中的绩效主义奠定基础,绩效主义实际是实证科学的数学筹划和计算性思维的延伸,是实证科学对现实的极具干预性加工的促逼。在与有用性结合之中,一切都只不过是“计算”所计数的东西而已。

大学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质的突围道路

破“五唯”实际是破解学术评价受数量统治的问题。不破解数量统治问题,回归学术本质的道路就依然晦暗不明。尽管国家权威政策文件对此做了明确具体的指示,学界同行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学术评价是集系统性、协同性、科学性、专业性于一体的复杂构成,因此仍然有必要从多方面探寻破解“五唯”现象中数量统治问题的道路。

一、从工具论层面看,需要慎思学术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的协同问题

大多数学术评价都关系到学术资源配置,其中的激励意味或隐或显。激励制度对改变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过于强化的激励制度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超级综合反应。因此,必须正确地执行正确的激励制度,错误地实施错误的激励制度只能给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

激励制度“前移”一步,就是要理解学术劳动的性质与特点,并非仅仅关注学术成果,而是将重心放在学术创作过程,采取“宽、缓、软”的激励原则,激发学者内在的学术热情。“宽”激励原则是指应将学术资源的投放面放宽一些,而不是将学术资源集中在少数学术“精英”身上。“软”激励原则是指给予学者从事学术的安全边际,激励其将更多时间放在学术劳动上。“缓”激励原则是指对学术成果的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的激励动作要放缓一点。毕竟,学术发展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就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并接着栽树。人们应做的只是小心看护学术之树,不要让它断根腐烂或受到杂草干扰,从而激发学者的学术热情,让学术之树常青。

二、从实证层面看,学术评价需遵循现代学术研究的运行本质,确立与现代学术的实证思维相适应的评价思维

在当下的学术评价活动当中,以实证思维进行学术评价的现象凤毛麟角。因此,构建与实证思维相适应的评价思维意味着,学术评价需要察看学术成果是否遵循了现代学术研究的程式,即学术研究是否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程序以筹划出一个确实存在的研究对象的事实领域,以及是否精确和客观地再现了事实领域之中存在的类别、序列、秩序和因果关系,是否揭示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是否形成了具有解释力、可接受的理论范式,以及这个理论范式是否能够较好地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构建与现代科学的实证思维相适应的学术评价体系首先要确立学术研究关涉的事实领域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衡量准则。对真实和准确的判断有三个视角:一是事实是否揭示了现象的本质;二是事实是否证明了理论或假设;三是事实是否提出了人们先前注意到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其次要探寻学术成果的理论性的评价标准。学术成果理论性的构成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是否发现了研究对象的事实领域中的类别、序列、秩序和因果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是否具有规律性;二是理论是否扩大了研究的范围、提升了研究的精确性,是否能够预测具有内在价值的事实领域;三是理论与事实是否相一致。再次要摸索学术成果研究方法的适切性的衡量尺度。最后要判断学术成果在学术史的时空坐标之中是否推进了人们对研究对象的事实领域中的类别、序列、秩序和因果关系的新理解,并在与以往相关研究的对比中判断其是否揭示了具有更强解释力的规律,是否形成了更具可接受性的理论范式。

三、从批判层面看,要求我们打开更为广阔的学术本质之视界,返回素朴的学术本质观和真理观

学术关乎思想,而思想是不能忍受任何计算性思维和实证性思维的审视的。演绎、经验和哲学思维是现代学术的三大认识论维度。实证思维不过是科学的一种思维方式。作为创建、修正和质疑基本概念的哲学思维恰恰是走在实证科学的前面的。本真的思想在镇静情绪之中栖居于世界现象的本质之中,它并不需要效应。面对这种本真的思想,学术评价的实证性思维所能持有的只应是一种敬畏之心。

结语

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质,虽然主要是学者的责任担当,但学者也只是现代学术这台庞大机器中的一个小小节点,还需要这台机器中的更多节点立足自身以超越性的眼光履行职责,发挥整体协同效应。从现实层面看,作为对现实极具干预性加工的现代学术,已经将理性和利益勾连在一起,平衡理性和利益的关系,是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质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确立与现代学术本质相适应的评价思维,是将平衡理性和利益关系的行为置于理性轨道的前提。从理想的视角看,学术评价的实证思维并不能彻底解决数量统治的问题,而且回归学术本质并不只有现代实证思维这条道路,而是需要我们突破此一单轨思维,对那些耕耘于实证科学所没有或不能思及的大地上的思想者给予更多的尊重和包容,这样才能进入实证科学所划分而不能接近的自然、人类、历史、语言之中,倾听本真思想的回声。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