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文化:一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建设

作者:发布时间:2018-08-17浏览次数:1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这为“双一流”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双一流”建设重在内涵建设;也为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确立了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向。

一、何谓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指的是发展模式的一种类型,即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着眼于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提升、实力增强,它是与外延式发展相对应的概念。显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发展理念与发展价值。而发展模式与发展价值的高度内洽便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文化样态。

如果说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那么质量文化则更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质量的价值建设。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从质量保障的角度提出了高校质量文化这一概念:质量保障不仅要求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模式,而且要求促进机构内部质量文化的发展。这至少表明了以下两方面意蕴:一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必须着眼于质量主体的高校,二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应着力于高校内部质量文化(以下简称“高校质量文化”)的发展。自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我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政府、高校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各种质量保障的政策举措也纷纷出台,如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国家、省、高校等各个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等等,这些政策举措无疑对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毋庸讳言,这些质量保障政策举措收到的成效并未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些政策举措使得对高校质量保障的制度性约束大为加强,尤其是对影响高校质量的负面行为进行了有效约束。但因其带有强烈的“自上而下”色彩和倾向,这些政策举措也不可避免地约束了作为质量主体的高校在保障和提升质量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这种制度性约束过于“刚性”(如主张统一化、标准化的量化评价等),与高校质量的多样性、发展性、内生性等“柔性”特质并不相融,甚至有时因过于追求和看齐量化指标的“标准”。但当这些“标准”未能反映高校质量的本质时,反而造成了高校质量保障的错位。此外,由于某些功利导向及认识误区,使得许多高校质量保障的政策举措并未得到切实实施,从而使制度性约束的“刚性”因实施过程中的“弹性”而消减。

由此可见,高校质量仅有制度性约束(约束力多来自于“刚性”的奖励和惩罚)是不够的,而且这种制度性约束常常是以功利为导向,其效果往往是短期且外在的。如果这一制度性约束违背了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质量的本质,就更无效果可言。特别是若还存在一种与保障高校质量完全相悖的制度性约束,且更为“刚性”,并拥有更为强力的功利导向,加之机构和个体的趋利行为,将大大抵消高校质量“刚性”约束的效果,甚至对高校质量带来摧毁性的后果,高校成为“失去灵魂的卓越”也就在所难免了。

高校质量亟需形成一种“柔性”约束,而这种所谓的“柔性”约束,也就是一种高校质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实质上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价值性约束。当下高校质量建设更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文化建设,并通过文化的功能与力量使高校质量保障从一种被动、外在的规约要求,逐步转化为一种主动、内生的动机需求。正如刘振天教授所指出的,这种质量文化强调质量本身的目的性、质量主体的内在自觉性,改变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保障的外在性和技术性,使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真正成为国家、社会、高校及师生等每一个质量主体的内在成长需要,成为质量提升的内在动力。唤醒每一个主体的质量意识、质量责任、质量态度和质量道德。构建良性的高校质量文化的价值向度及路径选择可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二、高校质量文化应当体现人本价值

这是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时代趋势相一致的。具体而言,高校必须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专业发展来构建质量文化。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校的一切活动和所有功能都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如建立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和内洽机制,设立高校科研评价的“教学因子”,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资源作为评价教师科研的重要标准。而新时代教师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要求与教师岗位的幸福感、事业的成就感、职业的荣誉感需建立起内在的关联。

三、高校质量文化应当体现创新开放

高校质量文化是发展着的文化,包括创新发展与开放发展。所谓创新发展,就是要促使高校现有质量文化与时俱进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在高校质量标准上更注重培养创新性人才,更重视人的思维力、学习力的培养,更关注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开放发展则是从高校与社会、与世界更为密切的关系,来定义高校质量的理念、标准和模式等质量文化要素。

四、高校质量文化应当体现宁静致远

高校质量文化构建首先要从安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开始,特别是面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高校如何做到气定神闲,而不为眼花缭乱的现实功利需求所迷惑,以至急功浮躁、迷失自我。同时,高校不能只培养“关注脚下”的人,更要培养时常“仰望星空”的人,而培养“仰望星空”的人,这同样离不开一张“安静的书桌”,亟需大力倡导“板凳甘做十年冷”的精神。

五、高校质量文化应当体现个性多样

不同高校都有自己的质量文化,避免“千校一面”有赖于高校质量文化的异彩纷呈。被誉为“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的肯罗宾逊认为,未来的教育不应是标准化的,而应该是定制化的,我们需要的教育不是提倡集体思维和“去个性化”的教育,而是培养真正具有深度和活力的各种人才的教育。他对比了餐饮业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质保模式:快餐模式与米其林指南模式。所谓快餐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食物的质量是有保证的。从快餐连锁店会指定什么应该出现在菜单上,用什么油来炸薯条……一切都是标准化的。这种标准化的快餐,不仅缺乏选择,甚至还不利于健康。而米其林指南模式(Le Guide Michelin),则着重于确立优秀的餐饮具体标准,但并不明确如何满足标准的方法,而由餐厅自己裁量。每个餐厅都会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来达到这种标准,其结果是每一家米其林餐厅都是个性化的。当下在重视高校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应从过程意义上为每所高校质量文化的特色化发展、个性化成长留出足够的空间和余地。

六、高校质量文化应当体现刚柔并济

即在对高校质量保障上要把“刚性”约束与“柔性”约束紧密结合起来,且相辅相成、相互转化。具体来说,“刚性”约束要承载着“柔性”约束的价值主张,并通过长期不懈的坚持,最终使“刚性”约束升华为一种高校质量文化。2009年10月由欧洲大学联合会(EUA)发起了对欧洲各高校进行的一次质量文化调查。这次调查是利用问卷调查,以实证的方式对抽象质量文化的具体化考察,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突破。特别是巧妙而严谨的问卷设计,将质量文化的元素体现在质量保障的各项活动中,并以具体项目的形式反映出质量文化建设的进程和内部质量保障建构的进展。当前,质量文化建设成为欧洲高校推动内部质量保障进程的一种新路径。实际上,这次调查的技术路线实现了“柔性”的价值约束与质量保障制度的“刚性”约束的有机结合。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高校质量文化的构建应不单是高校自身的事,而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亟需政府从政策制度层面为构建良性的高校质量文化创设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


(摘编自公众号“教育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