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或突围”:“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发展

作者:发布时间:2018-10-24浏览次数:344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高校“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集中优势资源,通过“部分–整体”、“中心–外围”的发展战略,优先扶持和建设一批重点高校与学科,使其达到世界一流或国际知名大学水平。总体来说效果比较显著,如QS、THES、U.S.news等世界大学排行榜以及ESI学科排名中,中国高校、学科的入榜数量及排名位置大幅提升足见端倪,重点大学建设工程夯实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进一步缩小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间的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内外发展环境及发展需要均对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为全面贯彻深化改革的要求,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2015年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地方高校是积极“入围”,集中全校或地方资源与“双一流”标准精准“对标”,争取进入“一流大学或学科”行列;还是应从中“突围”,坚守发展定位上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基本宗旨,通过着力发展具有区域化特征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应用型学科来参与“一流”学科建设,本文试对此问题做出回答。

一、“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引领与影响

(一)“双一流”建设引领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

“985工程”和“211工程”等显著提高了重点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当前高校“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重点大学建设发展战略的新阶段,是对长期以来重点高校建设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也是面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做出的必然选择。“双一流”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突出学科建设的关键性,对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起到了重大的引领作用。

首先,“双一流”建设打破原有高校的身份壁垒,为所有高校提供了一个公平开放的竞争机会。“双一流”建设实行滚动淘汰机制,以5年为周期,建设高校和学科有进有出,打破原有重点高校建设身份标签和竞争缺失的弊端,让所有高校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激发了高校的内生发展动力,给高校学科建设注入活力和创新力;而且“双一流”建设坚持扶优扶强扶特的价值取向,表明国家更关注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鼓励地方高校参与“双一流”建设,尤其是一流学科角逐的机会和入选的可能,为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双一流”建设强调增强高校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性。“双一流”实施办法中明确提出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自主确定学科建设口径和范围”,给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使其在学科办学理念、指导方针、组织建设等方面获得更大自主性。入选高校可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实际来规划未来学科发展走向,可采取单个学科或学科群或学科领域等不同的目标建设模式,有利于高校重新自我定位,按照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办出学科特色。

第三,“双一流”建设方案着力引导学科差别化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多样化。“双一流”实施办法中提出,“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高校学科建设要依据各自优势和特色,突出自身学科优势及其不可替代性,以错位优势来提升本校和学科竞争力。学科建设的差异化发展要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特色,精准学科定位,规避与其他优势高校的优势学科竞争,避免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学科交叉重复问题,从而推动高校学科建设的多样化。差别化发展也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搭建了舞台,正如实施办法中提出的,“省级政府统筹推动区域内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高校的一流建设之路”。

(二)“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影响

“双一流”建设一方面为所有高校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和机遇,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导向,尤其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定位问题。

首先,地方高校是否应按照一流学科建设标准来设置学科发展?“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学科评选是以一级学科的综合实力为主体,而地方高校与央属重点高校相比,在学科基础和资源投入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客观上制约了地方高校按一级学科建设一流学科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将地方高校与一流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比较,两者明显实力悬殊。如果地方高校向一流高校看齐,以一级学科建设作为规划重点,集中资源追求一级学科的全面建设,而忽视自己原有二级学科或特色方向的建设,既容易偏离地方高校的学科定位,也容易失去其传统学科的特色与优势。

其次,“双一流”建设的层层递推式模式是否可取?我们不能否认大多数省相继推出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推动作用,但遵循国家到省到高校这种单一梯度式的发展模式有可能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体系产生不利影响,尤其表现在省级“双一流”建设评选标准与国家的雷同,如以ESI 学科排名或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排名、学术人才队伍等指标作为评估依据。在同一评选标准引导下,各高校为入选国家一流或省一流,纷纷以此为一流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的依据,这种发展模式可能导致学科发展的趋同化,破坏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的健全发展,同时也易引起地方高校资源条件限制下建设一流学科的焦虑。

最后,“双一流”建设引发高校间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双一流”建设方案一经公布,高校就开启新一轮的人才引进热。全国各类高校纷纷开出优厚待遇,不惜重金引进人才。一些大学引进人才定位不清,只注重增量而忽视目标,为进入省重点大学建设行列而不惜重金引进高层次人才,而非按照自身学科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按需设岗、按需取才。有的高校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甚至将学校的70%–80%的学科建设经费都用于人才引进,由于有限资源都集中于对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了自身学科人才队伍的梯度建设,既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囿于资源和发展平台的限制,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失,使其在人才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引不进、留不住人才成为地方高校学科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

二、“入围或突围”:地方高校学科的发展定位与现实困境

(一)地方高校参与“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596所(含独立学院),其中地方高校2480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数的95.53%,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地位毋庸置疑,但由于地方高校在资源配置、发展历史、区域环境、学科基础等方面存在差距,不能“一刀切”或“一窝蜂”,而应以理性的态度合理选择“入围”或“突围”来参与“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于一流人才,基础是学科,发力点是经费,地方高校“入围”或“突围”的两难选择在于政府资源获取与入选一流学科相挂钩。而现实是地方高校学科发展面临高端人才增量处于较低水平、学科带头人与青年英才存量不足等困境,以学科为依托的“双一流”建设发展路径后续能力偏弱。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拨款与学杂费收入,在高校运营成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在经费捉襟见肘的同时还需面对渐趋白热化的高校间“挖人才”大战,地方高校面临着自身培养人才留不住与外来人才引不进的双重困境,造成地方高校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应用型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后劲不足,严重的甚至“伤筋动骨”,导致地方高校整体学科生态的失衡。重点高校长期以来获得国家资源、政策的重点扶持,学校的整体实力与学科优势是地方高校难以超越的。所以,即使“双一流”建设是地方高校实现弯道追赶的难得契机,但是真正能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只能是地方高校中的极少数院校。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各省、市和自治区政府纷纷出台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发展规划,对其所入选的地方重点高校和学科实行倾斜性政策扶持与专项资金补助,积极“入围”似乎是地方高校及其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发展模式也很可能会破坏地方高校原有的学科生态群。要提升地方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科优势,必须扎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自身长期积累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坚持地方性和应用性不动摇,因此选择“突围”似乎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佳径”。但如果地方高校选择“突围”意味着至少五年内基本很难获得国家或政府“双一流”建设的专项经费资助,对本就经费紧缺、人才稀缺的地方高校来说,也许将进一步加大与重点资助高校间的差距,再“入围”机会就更小。因此,“入围”还是“突围”成了地方高校面临的两难选择。

大学由众多要素组成,包括学科、文化、师生、经费、制度等,正是这些子系统的科学有效运转推动了整个大学的发展。学科无疑是学校最重要的基础,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一所学校的学科状况代表着学校学术水平的高下。一般而言,学科水平与大学发展水平间呈高度正相关,学科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声誉。这就为地方高校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参与“双一流”战略提供了路径选择,如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入围的地方高校中,宁波大学的“力学”、河南大学的“生物学”、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等学科。但是从学科的综合实力、资源配置、学科基础等来看,地方高校仍与央属重点高校存在明显差距,如果要求全国地方高校都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发展目标,就资源配置的有限性来说是不可能或不现实的。因此,地方高校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其区域化的优势或特色学科、应用学科为依托推进其“一流学科”建设才具有实际可能性。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首先,一流学科建设依赖于一流人才队伍,而现实是中国高端人才一方面是在双一流高校间集中与流动,另一方面是在地区间的“人才东南飞”。首先,就1的高端人才所示,高校系统中两院院士分别占比44.64%和42.39%,国家杰青占比达68.15%,长江学者100%。其中,“双一流高校”入选四类人才的比例分别是91.01%、81.94%、95.59%、93.77%,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数占比基本低于10%。高校系统入选四类高端人才量占全国总量的72.68%,发挥了凝聚高端人才的主体作用,其中,“双一流”高校占有全国高校高端人才量的93.61%,地方高 校仅为6.39%,毫无疑问“双一流高校”才是名副其实的高端人才集聚地。

1  2017年全国高校高端人才情况统计

将历年四类人才的增选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计算分析可知,1993-2017年的13次中科院院士遴选中,地方高校3次0人入选,7次1人入选,除2017年地方高校入选数达历史最高的5人外,基本维持在1名左右,人数稀少;1995-2017年地方高校工程院院士平均入选5.15人次,均占比17.17%,最少入选2人,最多入选10人,总体表现略优于地方高校中科院院士数,但近几年地方高校入选工程院院士人次缩减,维持在4人左右。从地方高校长江学者数占比看,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15年间(2003和2010年无数据)地方高校入选长江学者144人,平均9.6人次/年,平均入选占比4.64%,近两年地方高校入选长江学者占比达9%以上,入选约20人次,但相较全国2480所地方高校来说,其长江学者量微乎其微;2000-2017年地方高校共入选国家杰青数160人,平均入选8.89 人次/年,入选占比7.34%,近7年入选人次在10人左右。从变化趋势看,2001年和2010年达峰值高点,占比分别为13.73和13.24%,但自2011到2017年,地方高校入选国家杰青数占比基本低于9%,2017年只有4.73%,表明地方高校高端青年人才储备不足,中坚力量薄弱。随着“双一流”建设推进,可预见因待遇或发展机会或研究平台等原因,高校人才被挖将随处可见,这会进一步加剧地方高校人才洼地效应与“双一流”高校人才集聚效应,高校间的马太效将日趋明显。

其次,“双一流建设的地方高校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地方政府加大对双一流高校建设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力度。”各地政府设专项资金推进本省“双一流”建设,如2017年山东省财政设7.3亿元“双一流”建设奖补金,对全省遴选的32个一流学科按自然科学类2500万元,人文社科类1100 万元标准予以奖补。2017 年,广东省财政投入12亿给5所重点建设高校,投入1.73 亿给重点学科建设高校,配套投入0.75亿给3所市属重点建设高校。从各省出台的“双一流”或高水平大学建设资金分配方案可佐证“双一流”建设本质上是政府主导的政策导向下的高等教育资源再分配,同时是否在传递信号:高校奖补资金获得资格与“双一流”挂钩,资金多少取决于是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高校建设类别不同,所获政策、资源的扶持力度不同,如此泾渭分明的挂靠分配标准势必导致众多地方高校竭尽所能,争取分杯羹,想“入围”。因为地方高校的经费更多地依赖学费与财政拨款(如1所示)。

1 1990-2015 年学杂费收入占央属院校和地方院校收入的比例

1中两类院校的学杂费比例差异变化趋势显示,2005年后,央属院校收入中学杂费收入占比逐渐下降,近5年约占12%;而地方院校的学杂费收入占比在2010年才下降到40%以下,但学杂费仍是地方高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5 年平均在29%左右,占其收入的3成。其次,以1993年、1998年、2015年的关键事件时间点为界,1993年前央属院校与地方院校学杂费占高校收入的比例相差基本在1%,两者差距很小;1993 年“211工程”明确到1998年间,两者的差距逐渐扩大,高达8%;1998 年“985工程”实施到2015年间,两者差距激增,最高达23%,均差19%,历史证实入选国家“两大工程”的高校均可获得重点政策扶持与专项资金资助,充实了高校收入,加快了高校学科发展。因此,可预见

“双一流”建设启动后,地方高校经费紧张局面或将进一步抑制其学科建设发展。最后,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学科定位未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服务地方能力不足。就2高校收入总量来说,央属高校总收入达2810.4亿元,校均收入24.22亿元,而地方高校总收入为6707.78亿元,校均收入2.7 亿元,地方高校收入匮乏。其次,从收入构成看,国家财政性教 育 经费是地方高校收入的主体,占比达60.41%,地方高校对其依存度高;地方高校收入中学费占比26.88%,说明学费也是地方高校收入的重要补充;科研经费央属院校133.30亿元,占收入的4.74%,校均科研收入1.15 亿元,地方高校科研经费55.93 亿元,占收入的0.83%,校均收入0.02亿元,表明地方高校可获得的科研经费较少;地方高校捐赠收入与其他事业收入均处于较低水平,分别占地方高校收入的 8.01%和0.31%。

2 2015年央属院校与地方院校收入构成及其占比

(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6》的资料整理所得)

地方举办、地方投资、隶属地方等特点决定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生存根基,地方高校通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等服务于区域社会。但 2017 年地方高校专利出售实际收入3.238亿元,校均实际收入13.06万元,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12.656亿元,校均实际收入51.03万元;相较于央属高校专利出售实际收入8.908亿元,校均实际收入767.97万元与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14.049亿元,校均实际收入1211.09万元,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偏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受制于学科定位和人才实力,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地方高校收入仍集中于学杂费与地方财政拨款,占比 87.29%,在财政经费日益紧张与学费标准压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筹资能力弱将进一步加剧其学科发展困境。

综上所述,囿于地方高校学科发展亟需资源、政策扶持与政府政策、资源倾斜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矛盾,地方高校陷入两难选择,在“一流”学科建设的“入围”或“突围”博弈中,地方高校及其学科发展究竟“路在何方”?

三、外推与内驱相耦合: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路径策略

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石,就当前地方高校资源、平台、学科等综合实力来说,能与央属高校对标“入围”一流学科建设的仅是极少数地方高校,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应选择“突围”,以服务地方的突围方式夯实地方高校学科实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其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必须是扎根地方。因此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入围”与“突围”的内驱力在于学科定位立足地方,学科建设发展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但同时需政府给予地方高校学科正确的政策引导,在全面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科的综合实力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政府顶层设计,引导地方高校以服务导向定位学科发展

首先,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地方高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目标。地方高校由地方举办、地方财政给养、地方管理等特性决定其学科生存与发展要扎根地方、服务地方,满足社会需求,推动产业创新转型,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等。政府要政策引领地方高校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的“立地”学科。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是衡量高校学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政府需明确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优劣与根基所在,以政策为导向,扶持建设紧贴实际、服务地方、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能帮助政府、企业、社会、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实际服务的“立地”学科。而“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评选是以一级学科的综合实力为主体,目前各省基本上是遵循国家-省-高校这种单一梯度式的学科遴选标准来确定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如何突破这种按国家评选标准定位学科发展“入围”的困境?政府在政策上要引导地方高校主动“突围”,以差异化与错位化策略构建学科发展目标和“立地”的学科定位;政府需发挥政策导向功能,正确引领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需求相契合,遴选扶持学科依据应区别于“双一流”建设标准,突出地方高校学科重应用性和服务性,引导地方高校树立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的理念。比如,通过省或市高水平大学建设、省或市双一流大学资金分配方案等引领地方高校学科规划建设与地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相对接,促进学科与产业互动,解决当地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其次,政府指导地方高校建立政用产学研协同“入围或突围”:“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挑战与应对机制,发挥学科平台辐射效应。美国加州大学总校原校长克拉克克尔认为自由竞争比集中计划取得更好效果,但需在规则和引导下进行,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分化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较好地适应了社会变化需求与教育系统自身的发展特点。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市场需求等要求,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为此需要引导地方高校坚持“立足地方、回馈地方”的学科定位发展原则,建立政用产学研协同机制保障地方高校学科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共生。同时还要求地方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为地方高校与当地产业、企业协同合作牵线搭桥,建设资金重点扶持地方高校依托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应用学科来建立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官方智库,进而开展与地方产业、企业、行业密切结合的科学研究和问题调研,推进政产学研结合;政府应政策协调地方高校间跨校际、跨学科研学协作发展,打破当前大学城地理布局相近,高校间、学科间壁垒森严的弊端,鼓励地方高校结合区域优势,根据自身学科特点,进行跨校跨学科协作,集聚学科优势和区域资源、强强联合,构建一流学科平台,以一流学科平台辐射带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社会声誉是评判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尺,也是社会需求的直接反映,政府应通过法规、制度与配套设施促进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政用产学研合作,赋予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引导其做好企业、市场急需人才的专业设置与规划,以政用产学研协同机制夯实学科实力,优先推动几个优势“立地”学科平台建设并反哺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实现“点、线、面”突破。

(二)地方高校以应用和特色学科为突破点,实现学科内涵式发展

一是依托优势或特色学科精准发力。从世界一流学科成长规律看,有特色的学科虽然不一定能够成为一流,但一流的学科必然具有特色。习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须有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共有11所医科类大学,其中7所高校凭“中药学”或“中医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占比达 63.6%,中医药学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其入选是扎根中国本土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中国鲜明特色的最佳体现。

“双一流”建设中,一方面,地方高校立足地方社会需求,与地方产业、企业发展密切联系,凝练学科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在产学研合作中提升学科发展实力,孕育特色学科,强化学科特色,以特色学科为突破点,通过“以点带面、以特制胜”的发展战略,打破学科同质化。另一方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应避免“大而全、多而广”的学科发展模式,“知己所长”,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走出“象牙塔”主动寻找与区域产业、企业的共生发展点,使优势学科“落地生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产学研用协作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拓宽收入渠道、树立良好学科声誉等来保障优势学科的持续性,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科格局,这也与《方案》“扶优、扶特”的价值取向相吻合。

二是以应用型及新兴交叉学科精准定位。中国已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要求地方高校由追求学科规模数量的外延式发展向优化学科结构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地方高校要承担起促进区域发展、服务当地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地方高校以应用型及新兴交叉学科为主体来精准定位,依托的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准对接地方与产业需求。AI时代与“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为地方高校培育一流的应用型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提供了契机;同时《方案》强调“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校学科、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为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应用型学科、发展新兴学科、组建多个交叉学科群的学科生态体系提供利好政策。

“双一流”建设的“根”应是增强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发展,高校服务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要以应用型和新兴交叉学科为发展重点和突破点,如工学、医学、商学、法学或工程类、管理类、设计类、技术方面等,侧重于直接指导当地生产服务,解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难题。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技术性、专业性、应用性等服务型人才需求旺盛。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影响性要求地方高校加强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根据其自身特点,主动与相关产业对接。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须“不落窠臼”,主动出击,根据所处的区域环境、产业转型、市场需求等精准定位,以应用型学科为重点、5年为节点,科学分析、评估社会发展需求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明确应用型学科当前建设的着力点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转变后的学科发展方向;同时,应注重面向前沿,在新兴交叉领域和学科交叉中衍生出新兴学科生长点,建设地方新兴交叉型“高峰”、“高原”学科。

三是通过体制创新,积蓄学科后续发展动力。“双一流”建设虽为地方高校应用型、特色型学科的发展定位提供了支撑,但地方高校若要破解人才与经费对应用学科、特色学科等的瓶颈制约,需另辟蹊径,创新地方高校人才培育体制,提高经费筹措能力,形成经费、学科、人才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对地方高校学科发展来说,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能带起一个学科团队,搭建学科平台,进而集聚更多人才,能较快提高该学科水平。高水平人才争夺将渐趋“白热化”,地方高校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应主打“情感留人、环境育人”牌。比如对不同层次需求的教师予以差异化的人文关怀,注重或待遇或子女入学或配偶安置或住房或医疗或科研平台等方面需求的满足;对高端人才或“青年英才”应着重其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如发展机会、学术自由、科研资金、制度保障等。应用型学科队伍有别于学术型学科队伍,不仅要求学术队伍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而且要求具有较强的学科应用能力。因此,地方高校要将优势学科、应用学科、特色学科的项目、资源、平台等贯穿到以人为本的人才培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应用学科等的溢出效应,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聘任企业、产业中高水平技能性和应用性人才到地方高校兼职或任职,丰富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密切相关学科与市场的联系,或者地方高校以合作、培训、调研等方式派遣应用型、特色型、新兴交叉等学科教师深入企业、产业,增强其教学实践和知识应用能力,着重“双师双能”型师资培养。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通过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学科经费筹措能力。由于地方高校经费高度依赖政府财政拨款与学费,在地方财政拨款不能显著增加以及地方高校运营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经费将直接制约地方高校及其学科发展。因此,地方高校应加强与市场的联系,通过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社会服务合力,强化地方高校对区域的辐射力,推进“产学研教用”共融,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市场化,吸引社会融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应用型学科要主动寻求与学科相关企业、行业、产业合作,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科研优势、学科平台来服务社会并从行业、企业难题诊断中获取研究课题,吸纳社会资金支持,所研究的成果如论文专著、专利、新产品、新工艺或相关服务与技术等,由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协商归属,这在地方高校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双赢”策略。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第13期,标题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