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而学习:面向21世纪的通识教育

作者:发布时间:2018-12-20浏览次数:140

未来是发展重新定义的变革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革命加速袭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机器革命向纵深推进,科学技术的突破、人类生活的改变、产业形态的变化前所未有,突出表现为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颠覆性科技的群体崛起,这些时代变革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格局、人才需求的结构和未来学习的模式。面向未来,高等教育如何因应时代变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是所有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深思并解决的问题。

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正日益成为全面互联、良性互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全球交往、伙伴合作的共同发展愿望,并孕育着革命性发展的端倪:全人教育思潮引领全球高等教育变革,教育资源跨境流动共享成为常态,信息技术与认知科学推动着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大学从实体大学向虚拟大学转变、从封闭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变,教育教学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例如密涅瓦大学开展“沉浸式全球化体验”教学,以及斯坦福大学启动“开环大学计划”、打造全球开放式校园等,均是顺应这种转向发展的典型实例。

在未来学习时代,人机将共生共存,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协同的模式促使我们不断向学习领域延伸,构建教与学增强的新空间。这种学习空间或环境由学生、教师、平台共同组成,其中,学生是探究者、发现者、合作者,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组织者,平台在虚拟空间、现实空间和智能空间并存,具有协同开放、多维共生、智能增强的特点。一是人机协同将解放教学生产力,使教师更加专注于教学创新。二是人机协同使个性化学习逐步成为主旋律,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三是人机协同使教与学两者间的交互耦合变得前所未有地紧密,形成人机共生的学习系统,可以时时刻刻地学习。

从教育供给来看,大学将进一步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全球化的急剧变化,重新审视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理念、目标、模式、方法等方面作出转型与发展的重大判断,并以此驱动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培养理念上,将更加强调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和整合协同育人。在培养目标上,将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社会批判、跨文化认知和国际化能力,进一步深化对生命、生态、环境的理解,追求个性化卓越。在培养体系上,将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建立开放多元的体系。在培养模式上,将关注多专业跨专业培养,通专结合和产学研结合,发展实践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将推进基于互联网、慕课和大数据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和学的联动协同自组织过程,通过情感隐喻来进行对话和体验式教学。

从学习需求来看,学生将从学习者的视角,开展基于个性和兴趣、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以问题或主题为导向,更加强调协商和协作。在学习目标上,学习不再局限于特定学科的专业塑造,更加注重通识教育,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通专融合、通跨融合成为主流。在学习方法上,新的教学思想和新的技术手段深度改造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更加偏爱开放式、泛在式、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在学习空间上,教学活动场所加速全球移动,伴随信息网络的放大和认知技术的增强作用,实现多次数、多地点、多时段的共同学习,实现不同群体的共同学习、协同学习。在学习资源上,资源体系将更加开放,逐渐由封闭转向共享,形成全球流动的格局。

因此,在全人教育理念、信息科学技术、资源共享需求的联合驱动下,未来教与学的方式将发生新的重要变化,形成一些新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动力转换,教育教学将由以教育者为引领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加追求内涵发展,更加呼唤品质教育。二是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将由专业发展转向“通”“专”“跨”连贯发展,更加强调全人教育、终身教育,更加突出开环教育、整合培养。三是教学体系变革,教育教学将由物理空间办学转向新式空间办学,教育教学资源将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学习的自主性、交叉型、探究式、协作化特征更加明显,“互联网 教育”“人工智能 教育”的教育新范式将深刻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模式。

21世纪通识教育的使命与构想

面对教育教学的变化趋势,通识教育为我们指明了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发展着的全人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正在回归尊重生命的教育本源,提供更多基于智慧创造、协同合作、意义建构的教育体验,迎来面向21世纪的发展新阶段。

19世纪的通识教育以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为典型代表,主要是作为专业教育附属的自由教育,是少数人的教育,旨在培养国家统治者和少数社会精英阶层,传授单纯注重思维训练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几何、文法、修辞、宗教、道德教育等古典课程内容。

20世纪的通识教育以美国的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为典型代表,在原来的自由教育基础上发展为具有核心地位的教育模式,是全民的、民主的教育,主张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和民主制度的捍卫者,通过通识课程等传授广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正在逐步形成,以中国研究型大学为主要代表的亚洲大学呈现群体崛起之势。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格局的变化,21世纪的通识教育极有可能在以中国研究型大学为主要代表的亚洲大学形成并得到创新发展。这种新的通识教育是在借鉴19世纪、20世纪通识教育成功经验基础上开展的全人教育,主要推进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世界公民,带领受教育者感悟综合交叉的知识、形成全球发展的能力、涵育人文科学的素质、培养奉献家国的人格,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的深度融合。其主要特征表现在:

第一,21世纪的通识教育致力于传授宽厚的知识。未来的知识更加追求结构的互联互通、链接成网,强调知识的宽广精深、层次嵌套。21世纪的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享受全方位教学的新探索,在课堂教育、慕课教学、移动学习、网络平台的创新互动中,建立广博深厚的知识结构、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形成开阔的见识、深入的认知、跨界的经验,使宽厚的知识成为学生引领未来的基础。

第二,21世纪的通识教育致力于锻炼卓越的能力。未来的能力更加呼唤知识建构,讲求深层次学习基础上的新智慧建构、方法论建构。21世纪的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全过程培养的新模式,在第一课堂课内学习、第二课堂校内实践、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第四课堂全球交流的协同培养中,学会思考、学会批判、学会选择,形成预判趋势的洞察力、整合资源的创造力、把握全局的领导力,使卓越的能力成为学生引领未来的关键。

第三,21世纪的通识教育致力于培育全面的素质。未来的素质更加关注自我激励和交互培养。21世纪的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参与全员育人的新实践,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意识,在跨专业、跨年级、跨年龄、跨兴趣的互学共进中,重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形成沉稳干练的气质、开放包容的胸怀、坚毅果敢的品行,使全面的素质成为学生引领未来的保证。

第四,21世纪的通识教育致力于塑造健全的人格。未来的人格更加聚焦思想品德,通过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培养爱国报国、爱民为民的理想信念。21世纪的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立德树人的新氛围,在中国特色、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认识领悟中,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内省自我的本能、关怀生命的情怀、服务社会的信仰,使健全的人格成为学生引领未来的根本。

21世纪通识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21世纪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倡导全人教育理念,开展“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在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第一,推行以强化特色、提升层次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在培养特色上,要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求是创新、追求卓越。在教育体系上,要实现开环协同,提升精英人才和领袖人才的培养能力,推进前端开环,共享校内资源;推进内部开环,完善生态系统;推进后端开环,链接校外资源。在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注重因材施教,努力遴选拔尖生源,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强化交叉培养,逐步实行全程导师制,营造国际化教育的浓厚氛围。

第二,推行“知识为本”转向“能力为本”的教学改革。在培养机制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和人才识别功能,探索团队学习及其评估方式,提升科研对学习的溢出作用,促进学习全过程的系统优化,加强就业创业支持,探索基于能力提升的多元评价,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在高端教学资源上,要汇聚各学科最顶尖的教授及教学团队,链接全球办学资源,打造开放式、国际化的课堂,在全球布局中拓展学习实习实践的基地。在特色教学组织上,要组建多元化、交叉型的课程委员会,围绕能力建构培养单元及课程体系。在体验式教学上,要促进师生互动和共同实践,让学生在教学中主动、真实体验。

第三,推行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学习模式创新。在各类教育协同中,学生要以通识学习为基础、以专业学习为根本、以交叉学习为特色、以思政学习为引领,努力掌握多学科的思维方法,培养专注的研究习惯,形成创造性的认知结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四种课堂融合中,学生要通过课内学习积累系统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校内实践增强创新与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社会实践链接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通过国际交流拓展全球视野与竞争力。在学习平台联动中,学生要感受课堂学习方式变化,积极参与研讨互动;把握慕课学习机会,主动接受全球名师传授;利用移动学习环境,随时随地进行沉浸式学习;融入学习网络平台,快速整合海量的学习资源。

面向未来,高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结合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积极响应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全面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战略机遇,主动迎接未来学习变革,坚定不移地推行连贯“通”“专”“跨”的通识教育,打造一流的教育教学品牌,为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高等教育的智慧与力量。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15/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