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如何构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作者:发布时间:2019-05-06浏览次数:151

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核心环节,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探讨进行课程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与办法,围绕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是摆在地方本科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厘清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传统教育理念认为:传授知识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课程设置应以学科为中心,以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一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三段式”线性模式虽重视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却忽视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科渗透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二是将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类,忽视了思想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三是普遍重视必修课程,忽视了选修课程的合理比例分配,造成选修课应用性不强而且范围狭窄,不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四是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技艺、重思辨轻实践的倾向,直接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转变对课程内涵与功能的认识,打破旧有的课程理念,切实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科学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确立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观、教学观,以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构建创新性应用型课程体系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各个专业课程群之间的比例,加强各课程群之间、各学科之间的沟通,注重课程体系的微型化、特色化和综合化,正确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自然科学教育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与专门教育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使课程体系整体达到有效的统一,不断提高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构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围绕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编制科学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决定了课程的范围和设置数量,而课程结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围绕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学校应在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根据社会需求和对教师、毕业生、在校生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充分调研,在符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前提下,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加强知识的适用性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拓展课程空间,把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拓展到校内课外活动、校外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各类人才培养规格都能够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方面进行细分,每一种人才培养规格都有相应的课程为保证,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能达到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目标。

实施课程的多样化改革,着力推进课程结构的弹性化。一是基于所确立的人才培养规格灵活设置课程,促进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协调发展;二是基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压缩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开设的比例,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三是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开设具有学术研究性质的创新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四是基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导向,加大实践教学课程开设比例,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实施课程内容改革,积极推进课程内容动态化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核心,教学内容的改革既要同地方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相一致,也要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方向相一致。一方面,要从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强调不断根据学科与专业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密切追踪学科与专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加强对本科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注意不断把自己最新科研成果、教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研究,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实际,根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尽量减少普通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加与产业生产、社会应用实践直接关联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增加与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

注重不同学科之间课程的整合,积极推进课程内容综合化。在课程领域的研究中,课程的综合化和综合课程问题是一个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的内容,高等学校课程的综合趋势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综合性加强的必然体现。内容综合化改革的重点可以放在丰富课程的内涵上面,学校从教育系统中的整个课程体系着眼,既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人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考虑课程综合化的内涵,也从各类课程的一体化和课程与教学的一体化的角度来合理开设综合化课程,使课程内容在巩固既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吸收相近、相关学科知识,提高课程知识增量,从而满足学生宽厚知识面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需要。

积极实施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大力开展课堂研究性教学。地方高校应大力提倡探索研究性、探讨式、互动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科学引导学生解放思想,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勇于突破“范式”,主动参与创新; 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步建立知识、能力、素质、智慧综合培养的“四维”课堂教学标准,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建构、智慧开发等方面的作用,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

推进课程标准化建设和评价体系改革

以课程规范化为基础,积极抓好课程标准化建设。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的技术标准和课程活动的管理标准。课程的技术标准包括课程外在形式上的标准和课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内在标准。课程的管理标准包括课程设置程序、教师任课的申请与认定、课程关系的确定、课程的建设与维护、课程评价,以及不同管理层级对课程管理的分工等课程管理活动。课程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严格课程技术标准,加强课程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强化课程质量标准要求,使课程管理走向程序化、规范化。

科学开展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着力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是对于课程这一特定目标进行全面而非线性的评价整体系统。依托一定的体系对课程开展评价,目的在于对课程设置、实施及管理等环节的合理性作出价值判断,给围绕课程这一系统的各个主体提供信息反馈,保证课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传统的课程评价往往只注重由目标到结果的直线性评价,过多关注课程实施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因素,忽视了整个过程的完整性、复杂性、系统性。地方高校应按照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在取得的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具有多元化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的课程评价体系。这不单单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当今,在线性评价体系基础上生成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较好地体现了多元化思维特点,它包括三个相对独立同时又密切关联的组成部分,即: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评价、以过程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评价和以结果为中心的课程效果评价,形成了多次循环评价的系统环。地方高校应着力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与发展变化的过程,更加重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更加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更加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更加重视对某个领域实施多次评价,并不断给予被评价者反馈信息。改变以往对课程质量印象式、粗略化、主观性的评价方式,引进合理的量化、细化标准要求,逐步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主观印象与客观标准相结合,提高课程质量考核与评价的科学化水平。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24期)